1、什么是“水表自转”?
装水表后,在无人用水且不漏水的情况下,水表微微转动或来回转动,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水表自转”。
2、产生自转的原因
水表自转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从供水管网的特点以及目前所用水表本身的特性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2.1 许多集体共用户头用水矛盾日益突出,都要求一户一表改造,由于现在的水表制造工艺提升,始动流量提高,灵敏度也随之提高,故水表自转问题就浮出水面来了。
2.2 压力波动。由于水是一种液体,在一般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物理特性是不可压缩的,但在自来水管道中,管道内压力较高,这时水就会表现出一定的可压缩性。在自来水管道中,压力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而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水表都是机械表,靠水在其中流动产生的动能来带动叶轮运转,从而达到计量水量的目的。当不用水时,水表两端连接的管道中都存有一定量固定的高压水。因此,当主管网压力升高时,表后管中的自来水体积会因压力增加而缩小,此时就会有微量的水通过水表,产生正转,当主管网压力降低时,表后管中被压缩的水因压力降低而膨胀,同样会有微量的水通过水表,所不同的是这时是反转。因为旋翼式水表是下进上出,推动齿轮正转,而倒过来进水时是上进下出,推动齿轮反转,虽然二头进水量相同,但两相进水所受的阻力不同,所以反映在水表上的读数却相差很大。通过实验可证明,在管道无空气的情况下,由此产生的水量很少,约为0.5-2m3/月。通常情况下,这点水量用户注意 不到。
2.3 水锤:是在突然停电或者在阀门关闭太快时,由于压力水流的惯性,产生水流冲击波,就象锤子敲打一样,所以叫水锤。水流冲击波来回产生的力,有时会很大,从而破坏阀门和水泵。水锤效应”是指在水管内部,管内壁光滑,水流动自如。当打开的阀门突然关闭,水流对阀门及管壁,主要是阀门会产生一个压力。由于管壁光滑,后续水流在惯性的作用下,迅速达到更大,并产生破坏作用,这就是水利学当中的“水锤效应”,也就是正水锤。在水利管道建设中都要考虑这一因素。相反,关闭的阀门在突然打开后,也会产生水锤,叫负水锤,也有一定的破坏力,但没有前者大。
2.4 气囊:这种原因产生的自转水量较大。自来水企业的生产工艺都是露天建设的,在生产过程中水中会溶入大量的气体;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道中也会带入气体;在遇到停水时,管道内也会混入空气。如果管道上排气阀设置不合理或没有排气阀,存在管道盲端,造成排气不彻底。这样如果家里长时间不用水或管道设计不合理,家中的管道更高点或是突起点就会有气囊产生。众所周知,气体的可压缩性很高,这时如果管网上有压力波动,表后管道内的空间伸缩将会更大,因此而产生的水表自转量就更多。通过实验可证实,由此产生的水量少则2-4 m3/月,多则每月会有几十立方的水量产生(尤其是防倒流型水表,会呈现出水表匀速正转的假象,误以为表后漏水,产生的自传量更多)。因此来看,目前大部分出户水表产生自转现象,都是由于表后管内存在气囊造成的。
3.解决办法目前的旋翼式水表从设计上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设计缺陷。 既然水表自转是因为压力波动,水被压缩造成的,可以考虑安装止回阀,止回阀可以起到阻止水倒流的作用。这样,在压力升高时,水被压缩,水表产生正转动;当压力降低时,止回阀自动关闭,水表不会产生转动。当压力再次升高时,只要压力不高过止回阀内压力,水表就不会再转;水表自转主要是水表往复多次计量才累计出很大的水量,安装止回阀可以减少水表自转的频率,也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压力波动造成的水表自转问题。但是由于居民生活用水频率较高,且管道压力波动增大,所以要求止回阀灵敏度较高,质量要求较高。 所以可以考虑在水表前或表后附近安装带弹簧式的止回阀,即可减轻或有效抑制水表自转现象。